英国圣安国际教育:为什么今年考研不理想的人都去留学,而不是二战?

考研落榜?查分当晚被迫退出复试群?

恭喜你!

省下3年啃老时间,直接去UCL当海归!


——用二战考研的成本去留学,

会怎么样?

2025考研报名人数388万,初试分数才公布不久,太多人在调剂sha红了眼,你的成绩理想吗?


假如结果不尽人意,老天给你开了另一扇窗。


《2023中国学生留学白皮书》显示,超一半(57.10%)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考虑留学了,这意味着出国读研正成为热门趋势。


当然我也纳闷了,大天朝也有很多名校啊,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出国留学?


过来人分析,如果用二战考研的成本去留学,好处太多!


原来在这场逆袭游戏里,选择比头铁更重要。

留学=多次“上岸”机会

1


图源pexels


考研一年一次机会,选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落榜就得调剂或再战,纯纯孤注一掷。


而留学可以开启海王战术,多国多校同时申请,被拒了还能补材料再和校方argue;


绩点不够高?刷语言分、靠文书、工作经验,都可以通过提升软实力补成绩短板!


考研is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留学=“条条大路通罗马”✌️


你可以通过各方面体现自己的优势,不用一考定终生。

留学=名校通行证

2

根据研招网3月新数据来看2024考研实际录取率17.3%,相当于每6人就有5个当炮灰。


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赛道太挤了!




相比之下去留学,QS前100录取率全面碾压:

英国UCL教育学硕士录取率89%(2023 Admission Report)

澳洲新南威尔士商科双非友好,均分够即可上车


所以在考研赛道“陪跑”的你,没准在留学赛道更容易收获名校offer!

留学=专科/跨专业逆袭快车道

3

死磕统考VS多线操作,你选择哪个?


考研对专科/跨专业生设限多,留学却能帮你开路——


英国可读预科专升硕,澳洲可通过“文凭课程”/工作经验专申硕,而且英澳大部分学校欢迎跨专业申请


海外学校更看重你的独特优势和综合能力,不会只凭学历就一刀切拒绝。

留学=高新&职场加速器

4

网传,考研只有两种人群,一种是为了晚几年再上班,另一种是为了将来更好就业。


但你知道吗?


当国内研究生起薪还7k/月的时候(《2024年研究生薪酬调查报告》),英澳海归已实现薪资3级跳(《2024海归就业竞争力报告》)!

✅英国G5毕业生首年平均薪资37,000英镑

✅澳洲IT硕士年薪中位数突破8万澳币


有人说1年水硕回国照样失业,但猎聘大数据告诉你,在80% HR心里留学经历就是加分项!


大部分都认为QS前100的留学生,回国跟985/211抢饭碗,毫不逊色,甚至更抢手。




再来说说苦熬文凭VS抢跑升职的时间杠杆。


二战+读研=4.5年沉没成本:

直接损失:15万学费+40w潜在工资(按二线城市平均薪资计算)

隐性代价:错过互联网大厂35岁裁员红线前的黄金晋升期


留学1年制硕士=弯道超车:

英国PSW签证允许边工作边完成毕业论文

澳洲2年制硕士自带工签,赚回学费再回


提前2年杀入职场当同龄人刚在国内读完研,你已经手握海外学历+国际工作经验的双重筹码。

留学=额外福利大礼包

5

英澳许多名校有为国际研究生提供的奖学金,且通常会根据学生条件自动发放;


而且在英澳硕士毕业可获2-4年工作签,部分央企对海归也就进行高薪特招——


如上周发的国家电网第1批高校毕业生录用人选名单中,留学生有317人,涉及境外高校64所,主要毕业于英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地;


跪求的北上广户口,QS前100院校硕士直接走“人才通道”,而考研上岸的同学还要苦熬7年社保(上海人社局2024新政)……


当然还有回国购车、创业等支持正策,这些实打实的福利,可比你苦熬三年读完研再到处求工作,管用一万倍。



考研不是人生终局,而是战略转折点!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