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圣安国际教育:英国防骗指南 | 请同学们捂紧自己的钱包!

英国大学开学季啦,相信同学们也陆续抵达了英国,初来乍到的你们也成为了诈骗分子觊觎的目标


即使中国大使馆频频发文,提醒留学生注意电信等各类诈骗,仍接连不断有学生受骗,金额动辄高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对学生的心理、家庭和学业等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为此,小U特地整理了一系列近年常见的诈骗类型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前打个“预防针”,提高警惕,学会一眼识别诈骗信息!


图片

图源:中国驻英大使馆官网



01


常见诈骗类型

  • 假冒大使馆

打电话自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并使用四种常用套路:

(1)通知在中国国内涉案;(2)通知领取信函/包裹;(3)通知护照过期;(4)虚构家人遇到绑架/意外。


骗子会让你马上报案解决,否则将被遣返回国并被拉入黑名单,同时以配合办案的理由威胁不可透露给别人,最后骗取银行卡及密码后即消失。



应对措施:

第一时间与家人、朋友、邻居联系核实情况,并通过官方渠道确认信息,谨记不轻易向不明用户或陌生人转账。如已转钱,立即联系转账银行要求取消交易。




  • 假冒快递公司(如DHL、Royal Mail等)

【电话】骗子会冒充某快递公司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你有重要的文件包裹被海关扣留了,要补缴高额邮费。有些甚至会转接“警局热线”来证明其真实性,告诉你有人冒充你的名字邮寄违禁物品,让你去报案。


【短信】除了电话,也会发送类似如下图片的短信,让你补缴快递费用或二次配送要额外付的款。


图片

图源:Google



应对措施:

(1)确认自己近期是否有邮寄过包裹(2)如有,通过快递公司官网或联系客服查询快递tracking number和快递进程进行核实(3)不要随意点开短信链接,更不要在链接中输入任何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账号密码等。


  • 假冒英国政府发放能源补贴

前段时间英国政府宣布了新一轮的能源补贴政策,随即就开始有骗子冒充英国政府发短信,通知你可以申请能源补贴,点进链接都是需要填写银行卡号。但实际上,本次能源补贴并不需要提供任何银行账号。


图片

图源: Google


应对措施:

根据英国政府的官方声明,本次能源补贴无需申请,也无需提供银行账号,将通过账单减免的方式从现有的电费账单中扣除。所以同学们在收到此类短信后,无需理会,也不用点击提供的任何网页,补贴将会自动发放。



  • 假冒银行

假冒成HSBC、Barclays、Llyods等银行,声称你的银行账户有问题需要强制关闭,并进一步索要你的银行卡号和security code等信息。



应对措施:

切记不要相信索要security code的电话,银行需要冻结银行卡是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如已被骗,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并说明具体受骗情况追回被骗款项。


  • 租房诈骗

骗子以房东的身份在网上发布租房信息(如Facebook的Marketplace等社交媒体平台),然后表示房子承包给了airbnb代理,让你先付一笔钱再去看房。


图片图源:Google



应对措施:

警惕房子图片高大上却价格低廉的房源;签合同之前不要支付任何款项;尽可能通过正规房产中介租房。



  • 换汇诈骗

骗子通过二手群、租房群等各种社交媒体散布以优惠汇率兑换英镑、代缴学费等信息,诱骗汇款转账后即销声匿迹。骗子还可能先以小金额换汇成功,然后在最后一次大金额换汇时消失。



应对措施:

不要相信任何陌生人换汇信息,不要随便转账给陌生人;私下买卖货币为违法行为,且极易涉及犯罪行为。谨记前往国家指定的合法机构兑换外汇。


  • 社交媒体诈骗

前段时间很火的《Tinder Swindler》记录了真人真事的海外版“杀猪盘”纪录片,反映了众多身心受到极大创伤的被骗受害者的心声。Tinder、Facebook、Whatsapp和LinkedIn等作为海外流行的社交媒体,不免被犯罪分子利用,通过打造高富帅的完美人设骗取感情和信任,最后通过网络投资等各种理由骗取大笔钱款并消失。



应对措施:

注意警惕这几类可能存在网恋诈骗风险的信号:过分完美的交友资料、聊天不久就要求确立恋爱关系、以各种理由拒绝视频聊天或见面、引导投资或套取个人信息。







02


识别诈骗电话小技巧


总体而言,电信诈骗案件在英国发生率较高。但骗子的伎俩不高明,防范也不难,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挂断电话:


1、要求你绝对不能挂掉,并为你转接电话

没有谁有权利让某人绝对不能挂电话,转接的电话通常都是串通好的另一个骗子的电话。


2、要求你绝对不能向别人特别是警察透露通话内容

警察是最能帮你的人,如果连警察都不能知道的事,那这件事肯定是坏事,就是骗子正在对你做的这件坏事!


3、要求你先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和他继续通话

如果是正常通话,绝对不可能会有此类要求,找隐蔽的地方只是方便骗子行骗,以免被人“多管闲事”,提醒了受害人。


4、谎称有你的通缉令和逮捕令

Photoshop (PS)是一种有名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都用。PS是一大神器,PS是一大神器,PS是一大神器,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5、要求你接收你的法律文书或者点击陌生链接

法律文书是不可能通过网络发给你的,如果你没犯法,那更不可能会有所谓的文书,请千万不要点击陌生链接。


6、信誓旦旦地说是某官方部门号码,强制要求配合

现在有个东西叫做“改号软件”,它能把正确的号码覆盖在错误的号码上,因此你手机上显示的号码会是某部门正确的电话,但他真正的号码绝对不是你手机上显示的这个。


7、要求你立即把卡里的钱转入“安全账户”

警察是不会无缘无故来查你的钱的!即使查,也不可能通过所谓的“安全账户”来查!这个“安全账户”是完全不存在的!




03


已经被骗了怎么办?

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英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尽快联系本人账户开户行,要求采取止付、冻结等相应措施。


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也可拨打110后请其协助转接反诈中心。


【求助电话】

英国报警、急救电话:999(非紧急情况报警拨打101)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保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英国使馆:+44-20-74368294 (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馆:+44-161-2248986(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44-131-3374449(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44-7895306461(24小时领事保护与协助)


分享 :